一項新的研究證實,隨著過去10000 年左右的馴化,貓貓的大腦已顯著縮小——這一發現可能會引發關於動物被人類定期飼養時如何適應演化的重要見解。

研究人員比較了家貓(Felis catus) 與來自歐洲和非洲的野貓之間的顱骨大小,之前基因證實,非洲野貓是家貓的祖先物種。

該團隊還研究了野貓和家貓的雜交品種,發現它們的大腦大小介於兩者之間——另一個跡象,表明差異源於人類的馴化。

“我們的數據表明,與歐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和家貓的野生祖先非洲野貓(Felis lybica)相比,家貓的顱骨體積確實更小(意味著大腦更小),這驗證了較早的結果。”研究人員新論文中解釋道,“我們進一步發現,家貓和歐洲野貓的雜交種的顱骨體積介於兩個親本物種之間。”

自1960 年代和1970 年代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貓貓的腦子,並且在羊、狗和兔子中也觀察到了馴養動物大腦變小的趨勢。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觀點,即馴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會導致動物體內產生更少的神經嵴細胞(與興奮和恐懼有關)。這反過來又可能導致壓力反應、大腦大小和整體身體形態的變化。

他們還檢查了上顎大小,但該區域的家貓和野貓之間沒有顯著變化。有一些討論認為,神經嵴細胞的減少應該導致更短的鼻子長度以及更小的顱骨尺寸,但這組數據中沒有反應。

雖然這項研究的結論並不是全新的,但它們夯實且發展了之前持續數十年的研究,為馴化理論的科學提供了新的數據。

“大腦比較通常基於古老的、難以獲得的文獻,在某些情況下,會比較家畜和野生物種,但這些野生物種不再被認為是家畜的真正祖先物種。”

研究作者反對之前的一個說法:與狗相比,貓目前只是“半馴化”的說法——這種觀點認為是貓自己選擇與人類相處,因此不能被認為是完全馴化的。

研究人員指出,家貓被選為寵物,是因為它們的性情,使它們成為馴化的合適對象。

最終,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收集更多物種的更多數據,以充分了解馴化對貓的影響,包括它們的大腦體積——迄今為止收集的信息仍然存在局限性。

科學家們解釋說:“我們必須始終承認,我們是將現在(或最近)存活的野生動物種群與家養物種進行比較,而沒有真正的祖先種群。這始終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因素,因為我們很少接觸到我們家畜的古代種群(儘管古代DNA 可以部分改善基因比較的這個問題)。”


該研究已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


原文翻譯至:點我

發表評論

Subscribe to Posts | Subscribe to Comments

- Copyright © AICL社群娛樂集團 - 網站區 - Date A Live - Powered by Blogger - Designed by Johanes Djog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