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語言,是有別人我們和動物之間的特質之一。

語言讓我們溝通族群,更好的尋找適宜的居住地,讓人類逐漸征服了世界的各個角落。並在我們的人類文明中逐漸發展出了寫作、數學、哲學等文明的碩果。

但近年來人們在許多動物之間的交流系統中也發現了許多語言的基本特徵。某些動物甚至可以通過特定的組合方式來明確某些意義較為複雜的事物。這些線索讓我們明白,語言能力也是生物學的一部分。通過綜合借鑒古人類學、言語生物力學、人種學和語言學歷史發展,我們逐漸明確了人類祖先為了適應新的飲食方式而進化出來的頜骨和牙齒,也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的語言能力。

此前很少有哪一個個人或團體將語言與生物學課程結合在一起。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將語言學劃分為人文社科或藝術類課程的一部分。而作為我們進化發展道路上的一種成果,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研究語言是非常有價值的。

研究表明唇齒音的聲音,例如“f”和“v”,是人們通過將下嘴唇上抬到上排牙齒的高度發出來的——這一發音普遍出現在10000-4000年前,人類社會逐漸發展為農業社會的階段。

今天唇齒音廣泛出現在世界上近一半的語言種類中,比較獨特的是,在印歐語系中,唇齒音的出現主要開始於青銅時代。而當時是因為什麼才使得這種“新型”的發音演變而來呢?

從生物學角度分析來看,所有的靈長類動物口腔都是上下牙齒前後差位配置的——簡單來說就是牙齒通過類似剪刀的兩片刃錯位剪切來咬合(剪式咬合)——同時包括了乳牙和恆牙。

舊石器時代人類與現代人類牙齒排布對比—— 點擊查看圖片。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左側舊石器時代的古人牙齒上下對齊,咬合時上下牙處於邊緣對齊咬合狀態,而現代人普遍都是上排牙比下排牙靠前,使得能夠在咬合時更加的徹底,形成剪切力較大的咬合。

而在古代較為堅硬的食物會迫使年輕個體的剪式咬合逐漸在成年後發展成邊緣對齊的咬合方式。而隨著農業的發展,質地較為柔軟的食物普遍代替了先前較為堅硬的食物,人類牙齒咬合的變化為唇齒音融入口語發音鋪平了道路。



【文章參考】 煎蛋網
【文章翻譯】 利維坦
【文章整理】 AICL

發表評論

Subscribe to Posts | Subscribe to Comments

- Copyright © AICL社群娛樂集團 - 網站區 - Date A Live - Powered by Blogger - Designed by Johanes Djog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