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 : 網路


人生修行之路佈滿荊棘,無法避開也不必避開。

作者:無艷

我們為什麼會焦慮?

《反焦慮思維》這本書裡給出了一個公式:高挑戰-低技能=焦慮

簡單說,就是想要的多,會的少,做的也少,就容易形成焦慮。

適度的焦慮能夠激發一個人的潛能,正所謂有挑戰才會有進步,當技能值稍低於挑戰值時,人們會為趨近於平等值而努力。

可是如果技能值低於挑戰值過多,自身節奏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速度,就會逐漸形成過度地焦慮。

過度地焦慮容易產生煩躁、自我懷疑、會給自己扣上枷鎖,它削弱一個人的幸福感,使得人陷入了一個死胡同里。

這個死胡同就是一種固化思維,這個思維叫做反芻思維。

所謂反芻思維就是,反复的關注自身消極情緒,強迫性的一次又一次查找痛苦的因素,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解決辦法上面,這種自我聚焦的反芻會增加一個人的焦慮感。

困在反芻思維里面,你的心情不止會變差,還會影響到你的生活和工作。

不論你遇到什麼事情都會反反复复的瞎想,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反芻思維里產生焦慮,阻礙著你向前看。

知道了在這樣的思維模式裡面會讓人不舒服,那我們就要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要終止習慣性的焦慮和反芻的思維模式。

接下來我們說說怎麼解決焦慮。



圖源 : 網路

平息恐懼,正視焦慮,穿越困境前行

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過年這段時間,我很焦慮,這種焦慮來自於對自己的不自信,來自於害怕寫不出好的稿子。

於是我有意無意的採取了一種拖延方式來應對焦慮。

從年假開始到結束,我大腦裡出現了很多寫作主題,然而幾乎沒有動筆完成一篇稿。可是越拖,我的壓力就越大,就越加焦慮,反反复复,不斷循環。

這樣的過度焦慮使得我開始想得特別的多,讓自己陷入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這種逃避的狀態是人在受挫時,無意識下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

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告訴我們,採取這種迴避的態度,是人們在應對威脅和減緩心理傷痛的本能反應,心理防禦機制出現的目的是為了減弱和消除壓力。也就是說,逃避不是錯,這是本能的反應。

可是這種不成熟的短視性的防禦行為本質上是不利於長期發展的。

換句話講,我們不能習慣性的去逃避,一開始的逃避或許是無意識的,那麼當你嚐到逃避的甜頭之後就會無限循環下去,這樣只能使得事情得不到解決,且愈發嚴重。

所以,在緩沖一段時間之後,我們要學會去調節自己,去正視焦慮。

關於調節焦慮,有以下幾個做法


1、轉移注意力

你要明白,死胡同要是死繞是繞不出來的。

當你焦慮過度的時候你應該想想是不是自己太鑽牛角尖了,不妨停下來,與其發瘋的糾結這一件事情,不如先退出來,去做別的事情,模糊掉先前專注的事物,等過了一些時間之後再重新拾起,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2、改變語言模式

舉一個例子,如果現在天空不是遙不可及,而是在你頭頂上,你會怎樣給出反應,說什麼話?

我暫且分為兩類。

一類人會說,怎麼辦,天就在我的頭頂,它會不會塌啊。

二類人會說,我真幸運,天空就在眼前,一伸手就觸到。

這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可是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天空都在你觸碰得到的頭頂,前者的語言模式多有杞人憂天,後者給人帶來希望和可能。

電影《鐵娘子》裡有這樣一句台詞:

“注意你所想的,因為它們會變成嘴裡的話;注意你所說的,因為它們會變成實際的行動;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們會形成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們會形成你的人格;注意你的人格,因為它們會影響你的命運;我們想的是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心理學家馬克斯威爾·馬爾茲說過,人們的神經系統很'蠢',我們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悅的事,它會做出喜悅的反應;看到憂愁的事,它會做出憂愁的反應。

所以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給自己打雞血。告訴自己,沒有什麼是自己做不到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要有一步一腳印的心理,凡世間萬物,開一花,成一樹,都是需要風吹百煉,歲月拷打,相信自己踏踏實實的努力必定能夠做得到。

3、學些“裝腔作勢”

《反焦慮思維》裡提到社會心理學家艾米·卡迪的一個關於人肢體姿態的發現,這個研究稱為“力量產生”。

該研究表明,如果你擺出很強勢的姿勢,比如雙手叉腰、抬頭挺胸,比如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抬頭挺胸的時候會自信很多。

筆直站立的時候佔據盡可能多的空間,實驗表明,當人保持著這樣“有力”的姿勢兩分鐘後,壓力激素皮質醇就會下降25%,而睾丸素則會上升20%。

當人昂首挺胸的時候,能夠有效地避免“鴕鳥心態 ”,能夠變得自信,有朝氣。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小的時候父母總教育我們走路要抬頭挺胸收腹,看到我們彎著腰就會嘮嘮叨叨,年輕人要有年輕的模樣。


4、學會給自己做減法

大多數時候,人的焦慮都是因為想要的太多,卻往往無法分身去做。

這個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減少一些想法,別想要太多,先試著專注做一件事情。你心中要有一把矩尺,知道什麼事是自己可以挑戰的,能夠知行合一的。

當心中有一把矩尺,量出事物長遠趨近影響,量出自身能力大小,拿出來對比,取捨自然就在心頭了。

通過這些簡單的做法,控制自己的大腦,訓練自己的姿態,改變做法,激活對抗焦慮的神經模式,讓這些思維變成自己的“第二天性”,能夠有效地改變過度焦慮的狀態。



開個小差,做一個白日夢

當然,除了這些,你還能做個白日夢,像《白日夢想家》電影裡男主一樣,在夢裡無所不能,變成超人。

關於白日夢,精神病學家米爾頓·艾瑞克森有一個關於“消失的手稿”的故事。

據說,有一次艾瑞克森在撰寫著作的時候很艱難,一方面出版商催促他抓緊時間交稿,一方面自己思路斷斷續續,壓力大得讓他心力交瘁。

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樣拿著手稿坐到書桌前,開始工作。

他嘗試著寫一個小時,但剛動筆就渾身疲憊,於是他讓自己放空,做起“白日夢”,過一會醒過來,當他低頭準備拿起手稿時,發現手稿不見了。

然而他並沒有因為重要的手稿丟失而驚慌,反而將壓力拋之腦後,不管不顧。

幾個星期後再回到書桌前,他放鬆很多,整個人輕盈,而後發現手稿正壓在一些文件下。

艾瑞克森相信,這必定是自己做白日夢的時候,潛意識的將手稿壓蓋著,藏起來。

《反焦慮思維》裡講到,白日夢的作用是美妙的:

“當你在做白日夢時,你就進入一種出神狀態,在這種狀態裡,內心高度關注的記憶和想像碰撞出火花。這是一種允許你掙脫自我批評的羈絆、觸發創造力的狀態。”

簡單來說,就是在白日夢裡與那個平行世界的自己相遇,靈魂與靈魂相遇,生出花,生出宇宙都有可能。

我寫不出來文章的時候,心情容易煩躁焦慮。好幾次跟我媽打電話的時候語氣都特別不耐煩,後來她知道緣由總和我說,你去洗個熱水澡,放鬆放鬆。

在第一次遵從這個解決辦法之後,我就愛上了。

當我洗澡的時候我會什麼都不想,又什麼都想,我做著白日夢,我游離,腦海里天馬行空,那一瞬間什麼點子都出現了。

人在放鬆的狀態下,喚醒水平達到最佳狀態。

所以,當你什麼都不想的時候,什麼都能想得到。



學會“延遲滿足”很重要

什麼是延遲滿足?

關於“延遲滿足”有一個很著名的實驗:“棉花糖實驗”。

斯坦福大學給參加實驗的三十二個孩子每個人發放一個棉花糖,孩子的年齡從三歲到五歲。

實驗開始,告知孩子們他們可以馬上就吃了這顆糖,但是如果等上一些時間再吃,就可以獲得第二塊糖,結果有的孩子馬上吃了糖,有的等了一會再吃,有的等上了一段時間,得到了第二顆糖。

這個實驗最初目的是研究孩子年齡階層的自控力變化,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在1988年的調查中,那些當年等到糖果的孩子,在青春期表現的更加優秀。

之後實驗者再做了第二次和第三次跟踪調查,發現當年“自我延遲滿足”能力強,拿到糖果的孩子成就更優秀,大腦思想活動更加活躍,更成功。

人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急於求成,急於想要嚐到成功的滋味。

就如我,我特別希望自己能夠寫好文章,甚至我更大的想法是能夠出書,可是能一蹴而就嗎?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東尼·羅賓說過,所有成功的人都知道,成功躲藏在挫折的背後。

上帝公平得很,你給他什麼,他就給你對等的什麼。你之所以還沒有得到是因為你還沒有做到該做到的。

要學會讓自己慢下來,延遲滿足不是讓你停滯不前,不是要你找藉口拖延,是要你不斷地前行,一直的努力,慢慢去感受。



焦慮是你要他不存在,就能不存在的

最近一期《奇葩大會》有一個演講,被高曉松稱之是聽過的最好的演講,那是一個叫做劉可樂的躁鬱症女孩,她分享了自己躁鬱症的經歷。

裡面有一句話,與我感同身受:

“我承認我過不好這人生,我承認我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只是完成了平凡的生活,但或許這就是人生意義所在。”

中產人群的焦慮值與任何階層相比都是要高的,因為,中產階層的我們從來都是矛盾的綜合體,我們想著寶馬車卻騎著摩拜朝九晚五,我們想要變得更好卻總是跟不上腳步,所以常常焦慮。

沒關係的,你何必焦慮,你何必脆弱,就像女孩說的,人生條條框框那麼多,格格不入就不需要格格皆入。

你只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就是那個具有強大力量的載體,不論你怎麼活,不論你在這一生中得到什麼,都不需要去焦慮,你只需要活自己就好了,用心去努力和感受就夠了。

人生修行之路佈滿荊棘,無法避開也不必避開。

你要知道,你該走的路一步都少不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有些事物想要得到,必須要有相應的付出。

你只管朝著想走的方向,一路走下去就好。

發表評論

Subscribe to Posts | Subscribe to Comments

- Copyright © AICL社群娛樂集團 - 網站區 - Date A Live - Powered by Blogger - Designed by Johanes Djog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