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123RF

與97%的物種不同,草原田鼠忠實地遵循一夫一妻制。這些小東西的生命可能很短暫,對於鷹和蛇來說,它們就是一種簡單的小吃。但是一旦兩隻草原田鼠交配了,它們就會一直在一起,直到生命的盡頭。而草原田鼠的近親——喜歡拈花惹草的山地田鼠,就不是這樣了。山地田鼠之間的社會紐帶很弱,它們更喜歡頻繁地更換交配對象。這兩種田鼠在交配行為上的明顯差異,使它們成為了解碼“出軌基因”的極佳研究對象。
一些研究顯示,草原田鼠的大腦中擁有更多的抗利尿激素(這種激素被認為在交配中起著關鍵作用)的受體。忠實的草原田鼠不僅比它們愛出軌的表親擁有更多的受體,而且這些受體位於大腦中更接近“獎勵中心”的區域。所以當草原田鼠交配時,它們的身體會產生大量抗利尿激素,這會導致它們的大腦用大量的愉悅感來獎勵這對伴侶。而山地田鼠的大腦裡抗利尿激素的受體並不多,因此它們之間的結合所帶來的愉悅並沒有那麼強烈。
激素受體的位置和敏感性是由我們的基因決定的,那麼我們人類出軌真的是因為基因嗎?事實上,出軌行為的根源遠比是否有“出軌基因”複雜得多,人類的性行為是無數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產物,從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到與性有關的社會規範。
印第安那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和性研究人員Justin Garcia說道:“我們從來不是生物學的囚徒,但這確實能解釋有些人出軌的動機”。
基因對其動機的影響很難量化,但是2014年澳大利亞研究人員Brendan Zietsch的一項研究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線索。他調查了芬蘭將近7400對雙胞胎的性習慣,發現其中9.8% 的男性和6.4%的女性在過去的一年中有不止一個性伴侶。但是一個有趣的發現是,擁有相同基因組的同卵雙胞胎結果很相似,而異卵雙胞胎和正常的兄弟姐妹則沒有這個特徵。這表明基因的變異足以影響性行為,事實上,Zietsch給出了一個數字:基因對男性出軌的影響大約63%,女性的則為40%。抗利尿激素並不是唯一與出軌有關的激素,催產素是另一種在性交過程中釋放的激素。
Garcia進行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多巴胺受體與出軌的研究。人們早就認識到,多巴胺受體較少的人更可能嘗試風險較高的行為,比如吸毒、酗酒和賭博,以此獲得正常人吃一塊士力架所帶來的愉悅。加西亞181名參與者進行了測試,其中一些參與者攜帶了不那麼敏感的D4變異多巴胺受體,他發現那些攜帶D4受體的人比普通人多50%出軌的可能性。






【文章參考】 煎蛋網
【文章翻譯】 Lough
【文章整理】 AICL

發表評論

Subscribe to Posts | Subscribe to Comments

- Copyright © AICL社群娛樂集團 - 網站區 - Date A Live - Powered by Blogger - Designed by Johanes Djog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