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糟糕,寂寞感也是可以遺傳的



寂寞這種情感通常是沒什麼邏輯可言的。兩個有著相同社交生活的人,一個會覺得孤獨如狗,另一個則左右逢源。

上週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大規模研究就揭示了這樣的矛盾。研究發現寂寞感似乎擁有“一定程度的遺傳”性狀。換句話說,寂寞體質可能會在家庭裡延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作者所主張的這種關聯並沒有其他人認為的那麼強。

新發現大致如下:研究者們從健康與退休研究中提取了數據,他們收集了年齡在50歲以上的10760名美國人的遺傳信息。結果顯示寂寞傾向有14%到27%跟遺傳因素有關,這比其他研究中認為的37%到55%低很多。

順便介紹一下用來衡量人們寂寞傾向的三個問題,雖然《自然》上的這篇論文充滿學術味,但是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還是傷了我的玻璃心:你多久一次會感到自己缺少陪伴?你多久一次會感到自己被冷落了?你多久一次會感到與其他人孤立了?

大部分人偶爾都會感到寂寞。但是這些問題可以幫助研究者將以下兩種人區分開來:寂寞感由環境決定的人,和無論環境如何都會感到寂寞的人。寂寞感存在遺傳性狀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雖然這種感覺很不好,但是從進化的角度來說,它是一種實際的情感。就像身體疼痛一樣,寂寞感帶來的社會疼痛可能是“一種進化為可以警告我們可能遭遇社會身體的威脅或者傷害的生物預警系統的一部分,”研究作者寫到。如果你注意到警報了,寂寞感就能成為一種有用的感覺,敦促你給朋友打電話或者發短信,防止這種情緒整個吞沒你。研究認為,寂寞的健康風險跟肥胖的健康風險很接近。

因此,跟身體健康的標誌物一樣,你也會遺傳寂寞感,但是故事還沒完,研究者們認為其他人應該繼續他們的研究,調查心理和精神現象的潛在遺傳根源,這方面的研究還大部分是空白。現在,至少我們又多了一種解釋,為什麼寂寞的人總是寂寞。





【文章參考】 煎蛋網
【文章整理】 AIC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